在環境監測領域,薄膜擴散梯度技術(DGT)的出現帶來了突破性的變革。作為一種原位被動采樣技術,它憑借特殊的工作機制和顯著優勢,在土壤、水體等多種環境介質的監測中發揮著關鍵作用。而智感環境開發的系列 DGT 產品,更是通過技術創新,進一步拓展了該技術的應用邊界。
一、DGT 技術的核心優勢與特性
DGT 技術之所以能在環境監測中占據重要地位,源于其一系列突出的特性。原位采樣能力是其最核心的優勢,無需將環境介質轉移至實驗室,直接在現場完成目標物的采集,最大限度減少了采樣過程對環境的干擾,確保數據能真實反映目標物的原始狀態和分布特征。
高選擇性同樣是該技術的一大亮點。借助結合相層中針對特定目標物的吸附材料,DGT 技術能在復雜的環境介質中精準捕捉目標物,有效排除其他無關物質的干擾,大幅提升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。
此外,DGT 技術還具備累積性特點。在一定暴露時間內,結合相層會持續吸附目標物,即便環境中目標物濃度較低,也能通過累積達到可檢測水平,顯著提高了對低濃度目標物的檢測靈敏度。同時,該技術操作簡便,無需復雜技能和昂貴設備,且分析成本相對較低,非常適合大規模、長期的環境監測工作。
二、DGT 技術的工作原理
DGT 技術的工作原理以菲克第一定律為基礎,該定律指出在穩態擴散條件下,物質的擴散通量與濃度梯度成正比,為技術的精準定量提供了理論支撐。
其核心結構由三層組成,各層協同作用實現對污染物的選擇性采集:
濾膜層采用小孔徑材料,主要功能是阻擋環境中的顆粒物進入裝置,避免干擾后續的擴散和吸附過程,從而保護內層凝膠結構的穩定運行。
擴散凝膠層由特殊凝膠材料構成,擁有均勻的孔隙結構,能夠精確控制目標物的擴散速率。當目標物從環境介質向裝置內部移動時,會在該層形成穩定的濃度梯度,這是計算目標物濃度的重要基礎。
結合相層包含多種高效吸附材料,如 Chelex 樹脂、鐵氧化物凝膠等,這些材料對目標物具有較強的特異性和親和力,能不可逆地吸附通過擴散凝膠層的目標物,并將其固定,以便后續分析。
目標物經擴散穿過凝膠層并被結合相捕獲后,研究人員可根據目標物在特定介質中的擴散系數、裝置暴露時間以及結合相層中目標物的累積量,通過相關公式精確計算出環境中的有效態濃度,為環境監測和評估提供可靠數據。
三、智感環境的 DGT 產品系列及技術亮點
3.1 豐富的產品系列
智感環境開發了 4 大系列共 30 余種 DGT 產品,全面覆蓋不同環境介質和監測需求:
土壤專用系列針對土壤特性設計,有多種尺寸和形狀。淺埋式產品長度 5-10 厘米,適用于表層土壤采樣;深埋式產品長度可達 30-50 厘米,能深入深層土壤獲取數據,可有效應對土壤壓實度、透氣性等復雜情況,精準監測土壤中的重金屬、營養鹽等。
水體專用系列根據不同水體類型開發,如河流、湖泊、海洋、地下水等。漂浮式產品配備浮力裝置,可隨水流漂浮,實現水體不同區域采樣;沉水式產品密封性良好,能適應地下水壓力環境,確保水下穩定工作,可高效監測水體各類污染物。
沉積物專用系列考慮到沉積物的特殊環境,采用防沉降和防擾動設計。產品底部設有穩定裝置,防止在沉積環境中傾斜或沉降,且表面材料化學穩定性好,不與沉積物中的物質發生反應,保證對目標物的準確采集。
高分辨專項系列專為高空間分辨率監測場景設計,產品尺寸精度較高,可實現微尺度采樣分析。例如用于研究水體與沉積物界面微環境的產品,空間分辨率可達微米級別,能精準捕捉界面處目標物的濃度變化。
3.2 突出的技術優勢
智感環境的 DGT 產品具有多參數同步測定能力,可同時分析重金屬(Cd、Pb、Cu 等)、營養鹽(P、N)及稀土元素等 30 余種目標物,無需對同一樣品多次采樣分析,提高了監測效率,減少了誤差。
高空間分辨率是其另一大優勢,平板式高分辨系列能實現亞毫米級二維分布分析,清晰揭示環境中微界面過程(如土壤 - 植物根系界面、水體 - 沉積物界面等)的物質遷移和轉化規律,為研究污染物行為機制提供有力工具。
產品適用范圍廣泛,從低背景環境(如自然保護區、原始森林)到高污染場地(如工業廢渣堆場、重金屬污染農田)均能應用,檢測范圍 0.1-60ppm,滿足不同環境條件的監測需求。
同時,產品響應快速,檢測速度 < 30 秒,能及時掌握目標物濃度變化,且支持長達 1 個月的原位實時監測,可連續記錄動態變化,為環境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理提供及時數據。此外,原位采樣減少了對環境介質的擾動,保持了污染物的原始形態和分布,使監測結果更具代表性和可靠性。
四、DGT 技術的應用場景及實際案例
4.1 土壤重金屬污染評估
在土壤重金屬污染評估中,DGT 技術相比傳統方法更具優勢。傳統方法需采集大量土壤樣品回實驗室消解分析,操作繁瑣且難以反映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。而 DGT 技術能原位測定有效態重金屬濃度,該濃度與植物吸收量相關性良好,可更準確評估其對植物和生態系統的潛在危害。
例如,在某重金屬污染農田的評估中,科研人員使用智感環境的土壤專用 DGT 產品,在農田不同區域布設裝置。經過一段時間暴露后,分析結合相層中重金屬累積量,計算出有效態重金屬濃度分布。結果顯示,靠近污染源區域的 Cd、Pb 等有效態濃度較高,隨距離增加逐漸降低,這與作物生長狀況和重金屬含量檢測結果一致,為農田污染治理和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4.2 水體與沉積物監測
DGT 技術在水體監測中,能實時監測重金屬、營養鹽等目標物的濃度變化,及時發現污染事件。在某河流監測中,使用智感環境的水體專用 DGT 產品連續監測一個月,發現雨季時河流中 N、P 等營養鹽濃度明顯上升。結合氣象數據和周邊污染源調查,確定雨季農田面源污染是主要原因,為河流富營養化防治提供了針對性建議。
在沉積物監測方面,該技術能揭示污染物釋放規律和界面交換過程。如在某湖泊沉積物研究中,采用智感環境的沉積物專用 DGT 產品,測定沉積物 - 水界面處重金屬濃度梯度,發現部分區域沉積物中的重金屬會向上覆水體釋放,對水體質量構成潛在威脅,這一發現為湖泊生態修復和污染控制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憑借本土化優勢和高性價比,智感環境的產品已在國內多個省市的土壤污染詳查項目中應用,以精準的監測結果和穩定性能獲得相關部門和科研機構的高度認可,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DGT 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原位被動采樣技術,憑借原位性、高選擇性、累積性等優勢,為環境監測帶來了革命性變化。智感環境開發的系列 DGT 產品,通過豐富的產品系列和突出的技術優勢,實現了多場景、多指標的高分辨測定,成為土壤重金屬污染評估、水體富營養化監測等工作的可靠工具。